2008年1月29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江西交通人失去了一个好战友、好同事、好朋友。风雪为之哀泣,坚冰为之动容。
倒在抢险路上
忘不了,英雄远去的瞬间……
1月29日上午,温沙高速公路临川段多处10万伏高压线几近被冰雪压断,摇摇欲坠,车辆通行受阻,排成长龙,情况万分火急。
10时30分,郭燚和司机万建国接到通知,要求立即赶赴现场疏导交通。此时,他们正在南城路段执行抗灾救灾任务。郭燚顾不上连日劳累,也顾不上路面湿滑,以最快的速度赶去。
10时36分,郭燚乘坐的路政车辆行驶到南城至临川K499+100公桩处。当时有许多大货车在超车道上缓慢行驶。郭燚心里急了,如果跟在货车后面慢慢走,势必延误抢险。桥面超车道道路较高,积雪较少,又经过了除冰处理,行车相对比较安全;而行车道道路较低,积雪较多,没有经过除冰处理,车辆容易打滑。经过短暂的犹豫后,他决定从行车道超车。就在这时,不幸发生了,车子一滑,猛烈地撞到护栏上,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郭燚头部右侧撞到车门框上,当场昏迷。司机万建国也被撞伤头部,血流不止。
10时55分,随后赶到的路政员将郭燚和万建国送往抚州市第一医院进行抢救。13时41分,郭燚因抢救无效殉职,年仅23岁。
连续奋战三天三夜
忘不了,英雄抗寒救灾的日日夜夜……
在这半个多月时间里,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组成一支支攻坚克难的突击队,郭燚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月13日以来,郭燚一直在路上奋战。就在出事前一天晚上,他还在清理积雪、安抚司机旅客,直到深夜。昼夜劳累让他憔悴了许多,同事都劝他休息一下,他却总说“不累,没事”。
哪里有紧急情况,哪里就有郭燚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郭燚的热情。渴了,喝一口自带的矿泉水;倦了,靠在车里打个盹;饿了,凑合着吃点快餐充饥。
1月24日凌晨2时,温沙高速公路各收费车道实行交通管制。很多司机和乘客认为很快就会重新开放,不愿改道,不愿出站,造成收费广场严重拥堵。接到任务后,郭燚第一时间出现在临川互通连接线上,耐心给司机做思想工作。几个小时过去,嘴巴渴了,嗓子哑了,他一直在坚持。一片真情换来真心的理解,司机们纷纷自动出站分流。到早上7时,他们共疏导车辆300余辆,进出收费站的车道得以畅通。
1月25日下午,又一波寒潮袭入江西,一辆前往福建的客车被困在福银高速公路临川附近。接到司机的求助电话后,郭燚和同事立即赶往现场。在他们的引导下,大巴平安下了高速公路,在收费广场停留。司机闵先生激动地说:“我们看到路边有块牌子写着‘有困难找路政’,只是想打电话试一下,没想到路政人员这么热心,来得这么快。”
25日晚,路面冰冻越来越厉害,收费广场滞留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人生地不熟,许多司机不敢下车去购买食品,车上预存的食物都已经吃光了,饥寒交迫。郭燚号召同事和临川所的职工,你捐5元,我捐10元,筹集了300多元钱,买来方便面、饼干等食品,给司机和旅客送去。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工资不高,但郭燚一下就捐了200多元。
1月26日,省里调集下拨25万只草袋用于铺路,急需人手参与调运、铺放。郭燚和武警官兵们一起扛草袋、铺草袋,一点儿都不含糊。一位武警战士竖起了大拇指:“那小伙儿真不赖,一点不比我们差。”
之后,直到因公殉职之前,郭燚在南城路段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
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忘不了,英雄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憨厚朴实的郭燚出生在1985年3月14日,父母是南丰县的普通农民。在父母眼里,他是好孩子;在同事眼里,他是好搭档;在领导眼里,他是好部下。
2004年9月,年仅19岁的郭燚从江西交通技校毕业后进入温沙管理处路政大队临川中队工作。话语不多的郭燚暗暗下定决心:要干,就干得最好,做一个真正的高速公路卫士。
为了练好本领,郭燚自我加压,平时总是书不离手,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同事请教。工作不到一个月,他就将相关业务知识熟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每次出车执法,郭燚就把一路上看到的地形、路况记在心头,很快,他就成了中队有名的“活地图”,每次接警,他和他的队友们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凭着这股钻劲,郭燚很快脱颖而出。
郭燚执法追求公平、公正。2006年6月中旬,郭燚一个交情很深的同学开车时刹车失灵,撞到路边护栏,造成路产设施损坏。当时正好是郭燚在执行巡查任务。同学一见是他,连忙上前打招呼,心想凭着两人多年的交情,肯定没事。可没想到,拍照、勘察、取证、作询问笔录后,郭燚根据客观事实,按照规定向同学开了路赔通知书。这一下同学可不理解了,很不高兴地说:“原以为有你在肯定没事,没想到你这么不留情面。”他拍拍同学的肩膀,笑着说:“赔偿金不能少,这是纪律。但是我可以帮你缴费,这是友谊。”这番话让同学深为感动,最后如数缴纳了赔偿金。
2007年12月8日,一辆重庆的中型普通货车经检测超载,这时从车上走下一位30多岁的妇女,对执法人员说:“不好意思,车坏了,身上没有钱了,有两顿没吃上饭,你们就放我们走行不?”说着眼泪就哗哗掉了下来。
几位在场的执法人员从未见过这阵势,都有点慌了,不知如何处理。这时郭燚走过去告诉她:“你的车超载了,我们不可能放你走,处罚不能免,但你的困难看来也不假。这样好不好,我们食堂还有饭菜,我带你们去食堂吃饭,饿着开车也不安全。”入情入理的话,让那名妇女收住了眼泪,不停地点头,跟着到食堂吃了饭,并按规定接受处罚。
英雄已逝,山河呜咽。还来不及走进婚姻殿堂的郭燚走了,匆匆地,没有留下一句豪言壮语。然而,那些在危难中受他救助的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他。